您的位置:首页 > 正文

思想周刊|培养复合型文化传播人才赋能城市文化软实力跃升

来源: 新重庆-重庆日报原创 刘平 王婷
发布时间: 2025-10-20
字号: [小] [大]

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,让城市文化软实力更好成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核心竞争力。城市文化是城市独特的名片,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根基所在。重庆,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城市精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,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,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,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策略与务实措施,培养复合型文化传播人才,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注入强劲动力。

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。为破解传统传播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,高校需积极构建全链条育人体系,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,为重庆加快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提供坚实的文化传播人才支撑。一是深化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,实现价值观的深度融入。在新闻传播、外语、国际关系等专业增设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际传播”“中国话语体系构建”等特色课程,通过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,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,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,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文化传播者。二是开展全媒体思维提升培训,增强文化传播能力。高校应紧跟全媒体传播趋势,开设全媒体运营培训课程,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操作,使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,实现高效、精准的文化传播。如可开设“跨平台内容生产实务”课程,指导学生针对抖音、小红书、B站等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调整叙事策略,进行短视频内容创作,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全媒体传播技能,提升文化传播能力。三是创新实践教学场景,强化实战能力。创新实践教学场景是提升学生实战能力的关键。高校可依托地域文化资源,组织学生参与“重庆国际形象传播项目”,将巴渝文化、红岩精神、三峡工程等本土符号转化为多语种短视频、动漫文创等作品。如传媒院校可联合设计“山城故事”视觉IP,在海外社交平台开设运营账号,通过创意内容展现重庆的独特魅力,提升学生的创新传播能力。

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内容生产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高校需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内容生产,实现AI驱动的精准传播。一是建设智慧传播实验室。高校应建设智慧传播实验室,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多语种脚本、虚拟主播、数据可视化内容等。利用AI工具分析海外舆情热点并自动生成分析报告,帮助学生快速把握国际传播动态,了解国际形势、培养全球视野。同时,通过开发“传播效能评估系统”,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学生作品在海外平台的阅读量、情感倾向、二次传播率等指标,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传播效果反馈。二是搭建本土化传播矩阵。为扩大重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,高校可在Facebook、YouTube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设立高校联盟账号群,细分“留学重庆”“巴渝智库”“非遗创新”等垂直类账号,实现分众化传播。通过精准定位受众群体,发布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内容,提升传播效能。同时,高校可以与长安汽车等重庆本土龙头企业合作,在其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植入学生创作的“科技+文化”内容,借助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市场渠道,提升重庆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。三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。鼓励高校与国际知名媒体、文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,共同开展项目研究、交换生计划等,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的实践机会。同时,邀请国际专家来校讲学、开设工作坊等,提升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质量。

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。为切实保障复合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持续性与有效性,需从机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与系统优化。一是跨域师资融合,整合各方资源。构建“人文社科+政治素养+国际传播+技术赋能”多元导师团队,整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、马克思主义学者、国际媒体从业者及AI工程师等跨领域师资力量。通过建立跨校师资共享平台与任务驱动协作机制,打破学科壁垒,实现导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知识结构的立体化构建。二是量化积分驱动,提升实践效能。构建政治素养和传播效能双维积分体系,将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国家形象维护、原创内容国际传播等指标量化为可兑换学分、行业认证或国家级项目推荐资格的实践成果,激励引导学生实现价值观内化与传播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。三是认证反哺优化,构建闭环生态。建立“培养—认证—反馈”动态优化机制,将量化积分纳入学科专业认证体系,联合第三方机构跟踪评估毕业生国际传播实效。运用AI分析教学薄弱环节,实现师资配置与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调整,形成“师资融合—实践量化—认证反馈”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,持续推动复合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性提升。

(作者单位:重庆工商大学,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:21SKSZ032成果)

网站地图
关注微信公众号
联系电话:023-67062000
传真:023-67062111
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北滨一路526号
Copyright © 2025 重庆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渝ICP备13005346号-9